青蜜专访

INTERVIEW
孙望路

孙望路:科幻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孙望路,1992年生于江苏徐州,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在读,夜星科幻爱好者协会核心成员。热衷于科幻创作的他已有多部作品获奖或出版,其中,长篇科幻小说《北极往事》曾荣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科联奖”科幻长篇小说一等奖。 

孙望路出生在江苏徐州的煤矿医院,在南通长大,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在外婆、奶奶和妈妈之间轮流转。可能是受到她们的影响,孙望路的性格比较内敛,算得上“文质彬彬、静若处子”。因为在城市和乡村都生活过很长时间,他曾经有一段田园时代,也感受过割裂感。“本科毕业之后,我专程回出生的地方看了看,原来的医院已经成为了废弃的小院子,煤矿里也没有多少人留下。巧合的是,我在那里竟然遇到了父母当年的同事,本是南通人,现在定居在徐州。”

孙望路参加银河奖颁奖典礼

采访他之前,小编在网络上找到许多他的旧作,从文言文到诗歌,从都市青春到奇幻玄幻,风格十分多变。提及这些文章时,他还有点不好意思,“年轻时尝试过写网文,都是早年中二恋爱史的缩影,大大的黑历史啊。”孙望路初中时就开始写诗,有段时间还写过词,最后才写的小说。“不过初中写诗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写小说,在高中之前也几乎不看这种‘闲书’。”作为江苏学生,孙望路的学习压力非常大,高二时因为生病,学校、医院、家里来回跑,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我想找个地方逃避,把自己构思的一个庞大的故事写下来,就这样开始创作了。”在他看来,大部分艺术似乎都是对现实的逃避。

孙望路长期混迹于京津科幻圈,人称“水王”,据说是因为他在考试季天天水群,就被起了这么个绰号。尽管是京津科幻社团的名人,水王入坑才不过两三年。“小时候电视可以点播节目,我常常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别人点播的东西,尤其喜欢科幻惊悚电影和‘丧尸片’。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应该是《星河战队》。”尽管他很早就接触过科幻电影,但真正意义上的转折是在看完《三体》后。“里面有太多瑰丽的东西,是我在玄幻当中没有看到的,蔚为壮观并且科学性很强,我应该去努力追赶这样的作品。那时恰好赶上一个科幻征文比赛,就此跳槽科幻界。”

 对于孙望路来说,创作对他的学业没有造成什么困扰。“小说创作并不是每天都要全身心投入。一个好的故事从一个点子到成形,中间的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几个月,这些思考只占用我睡前或平常发呆的时间。”他认为,写作不能急于动笔,而要先在脑海中构思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框架再去写。同时他还谈到,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然后是一种带有预言和讽喻性质的文学。“我喜欢设定未来的样子、想象未来的世界,再借助以前有的经验进行故事的构筑,达到预言和讽喻的目的。 

 他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江南的《上海堡垒》和刘慈欣的《三体》。《上海堡垒》是孙望路最早接触的科幻小说,其中描写的大男孩儿的感情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起来诙谐幽默却又带点伤感,外星人轰击上海堡垒的故事也很有趣。当时我看的是盗版书,漏掉了最后一章,几年后看到真正的结尾时,唏嘘不已。至于《三体》,它的成就有目共睹,那种哲学层面的震撼力是一生难忘的。”这些作品对他过很大影响。“早期创作的小说,有很多江南的影子,但是大刘的手法我确实学不来,感觉自己怎么写都不够好。

孙望路向本次大赛投稿了两篇作品,其中夹杂的人文思考和大刘的作品有一些相似之处。“作为一个五千字以内的小说,我能选择表达的东西不多。小说归根结底还是故事,而故事,我需要赋予它意义。”

 和许多人猜测的不同,《那些被遗忘的》并非由于字数限制戛然而止,而是他刻意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如果非要继续往下写,恐怕就不是一个温情的故事了,这和我想表达的不一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两个文明的冲撞。生存法则是种族生存的最优选,却不是生活的最优选;在被遗忘的地球上,这些由于缺少基因交流而面临退化的人类,选择了恬淡悠然的生活,却不是生存的最优选。“假如我是文中的长官,我会好心好意地道别,掳走雕像进行交易。但我这么做的后果是,还会有后来人惊扰他们,他们不再会被遗忘,之后的命运就难说了。

 有感于语言的隔阂,他创作了《无声的抗议》这篇文章。“例如我是学土木的,但我要是说土木的专业词汇,你肯定听不懂;同样,我如果要打官司,但我不知道律师该用什么语言表达。”因为职业的不同,语言的分离,那些对法律一无所知的弱势群体,不知道该如何发声并为自己争取权利。在这篇《无声的抗议》中,低阶级人类的抗议是无声、无话语权的。上层听不见,便觉得他们是暴民,更加忽视他们。这些抗议的人类不会机器语言,也不会被机器人和人类精英们理解。在他构建的这个未来世界里,机器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人类,机器人达到社会中层以上阶级所消耗的努力要少得多。机器人遵守社会秩序,了解规则,而人类不一样。因此我推测,如果未来的机器人有足够的智能,能与人类共存,中产阶级以上的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是机器人。

孙望路的兴趣广泛,篮球、游泳、唱歌、话剧、动漫、台球等均有涉猎,但他表示这些爱好都不是他擅长的。相比之下,他在历史和生物领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孙望路自幼对历史书爱不释手,小学五年级读过白话版的《史记》和资治通鉴选集,初高中后都看的是文言文版,酷爱《史记》。“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作品《仇天恨海》,是四年级时候看的,激发了我的爱国之心。它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海军和空军的抗战史,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各大会战。因此对于国军抗战的作用,我比一般的孩子认识的要早。”

 这样一个痴迷历史的男生并不偏科,学习方面各科实力均衡。高中时期参加过生物竞赛并得到了省二等奖,当年教他的老师甚至觉得他起码能拿到一等奖。对此他坦言:“我常常喜欢阅读生物学的书籍,但是不会为了比赛刷题,所以一上考场就吃亏了。

“开讲啦”节目录制现场

自从去年获得科联奖后,他的生活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不过家人对于写小说的态度好了不少,自己的信心也更足了。前不久,孙望路以科幻作家的身份参与录制CCTV-1的节目《开讲啦》,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他新颖独特的见解、自信精彩的表现广受好评。最后,祝愿这颗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在未来持续发光发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版权声明

此篇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登录青蜜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