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微型科幻——点子文学的橱窗

作者:郑军   (本赛复审评委) 0


郑军讲座视频

本次训练营邀请到“未来全连接”华为终情局首届科幻超短篇小说创作大赛复审评委、科幻作家、评论家、影评家和图书策划人郑军作为指导老师首先为学员授课。郑军1997年开始科幻文学创作,1999年开始专职创作,是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专职科幻作家之一,也是极少数投身于科幻非小说类创作的作家,擅长于科幻历史研究、理论探讨以及对科幻艺术的评论。他对于科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幻百年的发展有一个较清醒地认识。同时身兼作者、编辑、评论为一身,拥有独特的全方位视角。郑军结合自身创作与研究,并针对本次大赛“超短篇科幻”的特点对训练营的学员进行讲授与交流。

开课伊始,郑军称自己是从长篇开始写起的,但是缩写名著、写故事、写剧本的经历让他理解了短篇幅的意义,经过一系列的练习之后他可以把作品写得更简凝练。他告诉训练营的学员们如果一开始就把作品写长很容易把文笔写烂,要练文笔可以从缩写做起,删掉不必要的情节和对话,让故事更加精彩。

郑军讲到各种类型的文学都是以“点子”为主的,“点子”是作品的灵魂,特别是在“微型科幻”创作中尤其明显。微型科幻篇幅短小,并不能像在长篇中那样可以把故事写得很丰富饱满,“点子”是否有新意就成为关键。他以星新一和舒明武的作品为例,向学员说明了“点子”的重要性。郑军介绍科幻里的点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中突然灵感迸发想到的点子,然后再为其增加科学设定;而另一种是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发现的点子。郑军特别提到《超脑48小时》的点子,就与大脑皮层对人类行为控制的科学知识有关,而他自己也曾经在阅读气象学方面的专业书时发现了其中有趣的地方,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他更推荐大家去开发更加具有科学依据的点子。

郑军认为微型科幻一般适合写成事件体,不宜跨越太长的时间段。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完全是为点子服务的,人物不宜太多,三四个就够了,人物越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不利于故事的呈现。对话更是微型科幻不能容纳之重,可以把不必要的对话变成情节。

随后郑军为大家讲分析了科幻创作的三个阶段:有幻无科、有科有幻、有科有幻有人。他称现在大部分优秀的科幻作品都可以达到有科有幻的境界,但要成为杰出的文学作品还要具有人文主题,要让读者更能记住故事中的人物而不仅仅是那些很炫的技术。

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的指导并记录,在课程的最后郑军也耐心解答了学员们一些创作上的疑问和困惑。课程结束后大家还纷纷与郑老师交谈合影。

分享到: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科幻岛,青蜜科技旗下科幻原创服务媒体平台。

青蜜科技关注全人类的科技创新、未来探索和远景想象。

合作联系 | 青小蜜个人微信号:Leiyongqing360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青蜜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