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路上与你相遇》

作者:黎欣

目录

1.6 然乌湖

2 0

到达然乌湖的那个下午,餐馆里我们所坐的旁边那一桌是一家三口,他们刚刚从波密过来,孩子只有不到10岁,说起昨天刚刚经过102塌方区还是心有余悸:整个山体哗哗作响,一个劲地往下面掉东西,都要吓死了,我儿子当时都快要哭了。

男人显得还是比较淡定,向我们问起前方的路况。此去最危险当属怒江72拐了,其中有一段正好也是塌方非常严重的地方,石块一个劲地往下掉,路面上全是落下来的飞石,一直从半山腰延伸到怒江河谷。之后几天的情况也说不清楚了,给了他们一份详细的骑行攻略,拿着自行车的攻略开着汽车走,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从怒江72拐下到山底之后,回想起一个劲往下落的飞石还心有余悸,但是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难得这样坐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

女人还是那么激动,生怕再遇到昨天那样的情况,吓着孩子。

隔着桌子说话不方便,他们索性把自己点好的菜也端过来。一下子只有土豆丝的我们拥有了回锅肉,走之前,男人对我们说,你们的饭钱也付了。

老板,再来一盆饭!

话说然乌湖非常漂亮,我们沿着然乌湖往上游走了10公里,在一处有巨大的玛尼堆的湖边上停了下来。

湖水轻轻地拍着岸边,无数的小玛尼堆在湖岸延伸,这些玛尼堆寄托着曾经到过这里的人无尽的祝福。我也试着堆了一个,祈祷家人都能身体健康,还有让我回去能找个女朋友。神可真是忙呀!

一个中年人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那里可以看到整个湖面。我们也想在那里坐下,他同意了。

“你们骑车来的吧?”他打开了话匣子。

“是,你呢,开车?”我指着停在不远处那辆银白色的X5。

“对呀,我们四个人一起,我儿子,还有我的一个好兄弟,和我们在成都请的司机。”他指着不远处打水漂的孩子,十五六岁。

“昨天在东达山遇到大雪吧?下山不好开。”我想听听坐在车里的人的态度。

“是呀,下雪了,下山不好走,要不是我们请了司机,自己也不敢开,即便我有20年的驾龄。”他对那段路印象很是深刻:“你们骑车就更加困难吧?”

“还好,我们到的时候也是下雪。当时没什么感觉,过后也后怕。”

“我在下怒江山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姑娘摔车,手上头上全都是血。本想直接带上她,但是她有单车,我们的车放不下,只好留了点药给她。我真是太佩服你们这些骑车来的了。开车一路过来都非常艰难,真不知道你们爬那些山是怎么过来的。”看得出他也有未了的情结。

“我拥有的你们迟早会拥有,但你们拥有的我再也不会拥有”。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蒙着头骑呗,反正一天只要骑到了山顶,就不怕没地方吃饭没地方睡了。”

“有时候我真是想下车和别人换一换,骑个几公里,可就是找不到人,人家都不愿交换。”他笑了起来,“我那哥们整天说要找个机会和骑车的兄弟们吃一次饭,我每次都说他:你拉倒吧,就你还和他们吃饭,你说你从太原出来住过200块以下的地方吗?人家骑车的人都住20块的,你这怎么也找不到交集呀。”

“这倒也是,骑车的一般都比较聚集,和自驾的一般都住不到一起。”

“真的是羡慕你们呀,大学里面就能出来做这样的事情,值得一生来回忆。我们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只是希望以后儿子能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就欣慰了。他只要想来骑车,哪怕他骑不了全程,我买个皮卡雇个司机跟在他后面也行,累了就上车,休息一下在接着骑都成。”他看着自己的孩子,似乎想要得到肯定的答案。

“我们这些人赶上了好时候,相比你们那一代人来说,只是有了做这样的事情的条件了。如果你现在也年轻,也会这样做的。”我想安慰他,却显得很笨拙,“你现在能开车来走一趟也非常不错,我们还羡慕开车的呢。”

“还是年轻好呀,我拥有的你们迟早会拥有,但你们拥有的我无法拥有”。他无比感慨。

我觉得不能再聊这么严肃的话题了。缺氧中,思维不敢有深度。

那天晚上,我坐在一大桌子菜前面,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太久没有这么见到这么多肉类食物了。

夜里,吃饱了撑得,失眠了,真没出息。

沿着然乌湖上游走的那条路,路口霸气地写着:严禁外国人进入察隅。而当我看到那条砂石路,就想起王健老师在20年前独自一人深入到察隅地区,就是沿着这条路走过去的。时至今日,川藏线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沿线的补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察隅也因此改变了很多,但我却依旧不敢前往,而那时他做出那个决定之后所需要面对的挑战是我等难以想象的。

我曾多次向他了解起西藏来,他都觉得异常惋惜。他说再也不会想着来西藏了,在最美的时候他已经来过,那时候西藏还没有“游客”,那是纯洁的西藏,那时的拉萨街头满是牛粪,低矮的房屋一栋接着一栋,成群的小孩子追着你问你要一毛钱,给卓玛拍照她不会问你要钱……;而如今,无数的游客涌入到西藏,拉萨已经城市化了,牛粪没有了,孩子都长大了,在街头卖着各种上海产的藏族风格的围巾,你再给卓玛拍照她要向你要钱了……

我们只能惋惜,但是不能让他们代替我们生活。

每每想到自己来到这里,除了贪婪地掠夺这里的每一缕绚烂的阳光,呼吸着这里宝贵的空气,消耗着这里稀缺的粮食和水源,我们留下的只是一堆堆的排泄物。这就是我们这些从“文明”社会来的人所做的勾当。而我来之前也同样是抱着寻求自我,追逐灵魂的自由,寻找心灵的寄托等等。可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灵魂本身就迷茫、毫无心灵寄托的庸人自欺欺人的托词罢了。

没有敬畏之心,在哪里都是孽缘。

想要找到自我,家中的一面镜子足矣。


然乌湖愿你永远如镜!


2
分享到: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青蜜创作平台

青蜜将与优质内容签约合作,提供如下服务:版权代理、专业培训、活动宣传、渠道推广、平台发行、影视改编、周边开发等。

青蜜——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先锋的科学教育旅行服务提供商。
行知、探索、创想——这是青蜜的精神!

合作联系 | 青小蜜个人微信号:Leiyongqing360

欢迎登录青蜜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