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青蜜书面授权的,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青蜜qing.me
时间:2012年暑假 地点:中国陆疆国境线 人物:黎欣 事件: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资助下完成中国陆疆国境线的搭车之旅,历时90天,行程23000公里,途中给边境家庭送出216张全家福。
知道德天,是在临出发的的几个月前,那时参加《中国国家地理》“校园行知客”比赛的时候奖品里面有一本《选美中国》的特刊。在标注沿途比较重要的地理坐标的时候发现排在壶口之前的第二名的是一个闻所未闻的瀑布:德天瀑布。
继昨天一天的农用车经历之后,今天运气不错,毫不费力就搭上前往德天瀑布景区的车。几位从浙江来的商人很好奇我站在路边朝他们伸出大拇指,出于好奇问我有什么需要。幸好车上还有多余的位置,我们就一路欢歌笑语到达德天。
查看了一些资料,很多来德天自驾的游客都会选择把车停在德天小学。那里有整个景区最便宜的停车位,而且曾经有人在那里搭过帐篷。面对高昂的景区住宿,我决定前往借宿。
小学在一座大型宾馆的后面,也是路的尽头。
到学校的时候,正好是下课时间,只有一个老师和八个孩子,只开一个班,上完二年级后,全部都要到硕龙镇去上学。许老师一直在这里教书,已经30多年了,他既是校长又是任课老师。从一本给汶川地震的捐款名单当中能够看到,08年的时候这里还有50多个学生,老师也有五六个,现在老师和学生总共才九个人。
许老师和我父亲同龄,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小学教师,教龄也几乎相当。我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那个时候流行像许老师现在学校里这样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教室上课,称作为“复式班”,他16岁共大毕业之后就接过了教鞭。最了不起的就是,他获得过“全省劳模”的称号,那是他这一生最为辉煌的标签。我和许老师说起这些的时候,他同样很是感慨,那个时候的事情大多大同小异,不会像现在这样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了。
在征得许老师同意之后,我在他们的办公室把背包什么的安顿下来。办公室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箱子,除了许老师的桌子和椅子,其他的地方都满是灰尘。这个教室的2/3被隔开来给了村委会的人做厨房,所以显得很拥挤。
我对这些生意人是心存敬意的。对我来说,周围的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父母亲认识的人很少有外出经商的,似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守着家业就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我从来都没有被父母灌输过要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思想。直到我研究生毕业,父亲对我最大的期望还是能参加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考试,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天不需要为明天的饭票而发愁,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我的状态。
学校的另外一侧是当地村委会盖的新楼。都安装着整齐的防盗门,墙体雪白,甚至还有一些未能处理完的建筑垃圾。大概还没有装修好,每个房间的大门都是紧闭的。
学校里面还有一个篮球场,许老师当然也是体育老师了。下课后许老师和几个孩子一起打篮球,我也去凑热闹。不过下午3点的太阳太毒辣了!小孩们玩得兴致正高,对高温是没什么感觉的。整个学校都充满了他们争抢篮球时候发出的笑声。
放学的时候,许老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算是学期总结交代大会。内容包括:马上要放暑假了,告知大家期末考试时间;正式放假时间;不要到瀑布边去游泳,因为隔壁镇里面前几天又听说有几个孩子出事了;过马路、放学回家的时候要注意日益增多的旅游车辆和当地人的摩托车。
我也趁这个机会在室外给大家拍一个,算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了。
孩子们放学后炸做一团,在办公室等着照片打印出来。男孩子总是最霸道的,非要挤在女生前面拿。不过这几个女娃也不好惹,上去就是一拳,然后又把照片给抢了回来,非常了得。
在这里晚上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放电影。
我的投影仪是地理网的网友asong赠送的,那时候他的朋友鹏听说要在旅行中拍照片送全家福,便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给这些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放电影。于是他慷慨地给我买了一个便携式的投影仪。
晚上7点,有5个孩子来了,还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出发之前试用过,但是在这里却出了问题,U盘里拷的东西放到一半的时候竟然突然无法识别了,简直无法直视!好在电子书里面还做了备份,只好让大家围坐在桌子旁盯着7寸屏看。
童年总是充满各种遗憾的。还没等孩子们好好欣赏《倒霉熊》的各种囧态,家长们就来了,揪着孩子们的耳朵就往外走。然后家长的训斥声,孩子的哭声就响起了。
这场面太尴尬了。对不起,没让你们看什么电影,却让你们揪了耳朵。